标题 | 作者 | 年卷期:起止页码 | 复制 |
无法忍受不确定性与强迫症精神病理的关系及脑神经机制
|
李斌,蒋家鑫,李海龙,郑重,黄晓琦
|
2025,(3):193-197
|
|
接纳承诺疗法改善停学青少年抑郁和焦虑症状、心理灵活性及复学率的效果
|
张演善,陈芝芳,郑珂,吴国邦,徐福山,胡茂荣
|
2025,(3):198-203
|
|
经颅交流电刺激联合舍曲林对抑郁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
李丹,夏仲,朱文礼,梁丹丹,缪文文,宋传福
|
2025,(3):204-210
|
|
青少年的非自杀性自伤行为:手机社交媒体依赖及相关因素的影响
|
魏红辉,张滢,孙宁宁,王越,李洋
|
2025,(3):211-216
|
|
强迫症患者心理痛苦与心身症状的关系:快感缺失的作用路径
|
李雨涵,宋方庆,王少霞,张学婷,王艳荣,方建群
|
2025,(3):217-222
|
|
脂质体和循环代谢物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一项两步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
雷梦云,杜炎宏,高耀,邓怀丽,王斌红,任智勇,刘莎
|
2025,(3):223-228
|
|
共享决策导向的职业培训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
|
江春艳,帅久红,邓鸿远,郑俊华,苟春凤,杨晓莉,童德英,冯浩,黄霞,高茹
|
2025,(3):229-234
|
|
音乐辅助药物治疗对中重度老年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
罗才润,米虹燕,杨英,李佳琦,杨晓斌
|
2025,(3):235-240
|
|
偏头痛合并卵圆孔未闭患者的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
胡一君,张弟文,王丽波,刘波,叶红梅,赵雄飞
|
2025,(3):241-246
|
|
童年期虐待对大学生抑郁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
赖兴华,赵慧童,肖若凡,崔璨,赵阿勐,付伟,姜晶,尚婷惠子,李洪龙,于增艳
|
2025,(3):247-253
|
|
中国人群抑郁症疾病负担的年龄-时期-队列分析
|
王颖,侯宇威,张哲
|
2025,(3):254-260
|
|
青少年游戏动机与游戏成瘾症状的关系:基于网络分析方法
|
谭鑫杰,陈霜鸿,刘春琳,杨婉君,贺英
|
2025,(3):261-266
|
|
童年创伤对医学生网络成瘾的影响:压力知觉的作用路径
|
彭晓鸿,廖小媛,伍丹彤,周妍吟,刘叶潞,王昱翔,张罗雅,邓娟,彭彦杰,刘可智,陈晶,雷威
|
2025,(3):267-272
|
|
同伴依恋对流动儿童学校适应的影响机制:心理韧性和安全感的作用
|
赵晓艳,金敏,韩黎,李碧瑞,王鹏,邹赞衡
|
2025,(3):273-278
|
|
督导评定和督导胜任力量表的汉化及信效度检验
|
邹鸿荣,徐钧,王婧,张亚
|
2025,(3):279-284
|
|
作业治疗联合计算机认知矫正治疗用于早发型阿尔茨海默病1例
|
刘筱薇,樊薇,汪子琪,蔡清艳
|
2025,(3):285-288
|
|
复杂系统视角下的抑郁障碍和焦虑障碍机制及心理干预策略
|
陈沫,阮松丽,刘兴华
|
2025,(2):97-101
|
|
基于家庭养育的心理剧团体干预对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父母影响的质性研究
|
陈虹,查莉珺,王语含,杨小红,胡华
|
2025,(2):102-107
|
|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改善的效果比较
|
王建锋,刘邦文,张艳艳,薛艳萍,郭亮,吴延海
|
2025,(2):108-114
|
|
痛风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因果关系:一项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分析
|
孔垂嘉,张影,谭振昆,平军娇,张海波,章杰,罗佳丽,刘新霞
|
2025,(2):115-122
|
|
|